2015年7月份专题 | 中国农业网专题首页
  今年6月,网上爆出了一则“中国海关总署查获一批年份久远的‘僵尸肉’,称已有‘僵尸肉’走上大众餐桌”的新闻,
新闻一爆出,立马在网络媒体上炸开了锅。原本以为这也无异于“注水大米”、“地沟油”等食品安全新闻,岂知剧情逆转,
7月初,一篇《“僵尸肉”报道或为假新闻 涉事两海关均称未查扣》直指此前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僵尸肉”新闻实则
无中生有。真假新闻尚无定论,除了真假新闻的真相需要对公众有个合理的说法之外,事件过后的思考是否更亟待展开?
  2015年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
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
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
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
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然而在7月初,一篇《“僵尸肉”报道或为假新闻 涉事两海关均称未查扣》直指此前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
“僵尸肉”新闻实则无中生有。有新闻报道:南宁警方向媒体回应称,目前,南宁公安办理的案件中并未发现有
“包装日期为1967年”的走私鸡爪,公安机关也没有发布过这条消息。一时之间,真假新闻之争再一次闹开了,直至
目前尚无定论。
  据此前报道,“僵尸肉”是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多为走私品,质量安全
不能保证。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变成“卖
相”极佳的“美味佳肴”。
  一位长期从事牛肉贸易的崔某表示,这种陈年冻肉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以
美国为主。在仓储物资的替换中,部分陈年牛肉开始流通向市场。长时间冷冻保存后,
牛肉表面区域已开始氧化发黑,所以不会直接作为冻品肉卖给消费者。而经过餐馆用
卤制、煎炸的烹饪方式处理后,能掩盖牛肉卖相,口感几乎与正常牛肉没有区别,普
通消费者很难区分开来。走私的冻肉都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品,如果进食携带禽
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的冻肉,或会危及生命。
  满足需求无非两种办法,加强国内生产或提高进口额。可要改变生产方式谈何容易。基本上在中国,养牛还是处于比较粗放的生产方式,缺少集约化
经营,而不管人力成本还是饲养成本都在上升,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提高让耕地的牛(一些耕牛没用之后会被卖向食品市场)减少了,所以中国的牛肉产量一
度不进反退。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寄望于牛肉自产量立马迎合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肉鸡养殖的现代化程度更高一些,不过也存在类似问题。
  所以,这条道看起来是漫漫长跑,非一日之功。一个类似的例子是60年代的日本,花了很大力气才建立起补贴、保险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培养起“和
牛”来。
  2008年,韩国爆发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牛肉进口风波。起因是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准备放开对进口美国牛肉的限制(此前,韩国由于担忧疯牛病而收紧了进口美国牛肉),这触及到了许多农业从业者的根本利益,最后在多方合力下,演变为一场社会运动。这场风波不免让人有此印象:韩国人非常抵制进口牛肉。可事实是,纵然韩国消费者对较贵的国产牛肉很偏爱,可廉价的外国牛肉一样大有市场——因为本国的产能不足。韩国从美国进口的牛肉量也逐渐恢复,去年,超过30%的进口牛肉是从美国来的。韩国的例子很有启发性:在一国产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靠进口。而也是因为对疯牛病的担心,韩国在2008年年底正式地设立了自己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让消费者们能够吃牛肉吃得放心明白。
  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近
乎苛刻,食品只有通过“重重关卡”
才能登上百姓的餐桌。日本积累几十
年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共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食品溯源制度”
就是日本政府目前正大力推广的一项
食品安全管理新制度,目的是利用当
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每一件产品建
立生产、加工、流通所有环节的“履
历”,将其产地、农药使用情况等通
过电子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
题,通过记录就能够迅速找到原因。
  德国人向来以谨慎严谨著称,
安全意识非常强,对于食品安全更
是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迄今,德
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多
达200多个。拿小小的鸡蛋来说,为
确保安全,每个鸡蛋上都有编号。
一个鸡蛋拿在手上,看壳上的不同
标码就知道它来自哪国、哪地和哪
个饲养场。
  在美国,肉制品检验过程中,如
发现原料有问题,就会追查到屠宰场。
屠宰场有政府派驻的检查官“驻扎”
把关。通常送到食品加工厂的肉类要
经过检查官检验,包装盒子上都贴有
检查官签发的合格证。从加工厂出去
的食品也要经过类似程序。食品进入
超市,继续接受食品管理部门的检查。
检查官还会抽查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双管齐下”。政府规定驻厂检查官必
须每6个月换一次,不许接受礼品等,
如发现有违规情况立即解职。
  两位媒体人对这起真假新闻的“互撕”,跳出圈
子来看,其实是一次挺不错的科普:既介绍了走私冷
冻肉的问题,也介绍了冷冻行业的情况,对于不同的
肉类制品也有着更多辨析。相比之前的报道,这样的
公共讨论,客观上更有助于公众形成更客观、更合理
的认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僵尸肉事件发展至今,是真是假确实需要政府及
媒体给公众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警醒及敦促政府及
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尽快完善国内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这才是最终大众所应该关注的重心。
  真假僵尸肉事件引起全国关注,对媒体专业性发
起挑战,同时也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科研机构撂下
了一道题。
饲料兽药专题 | 温室专题 | 大田专题 | 蔬菜专题 | 水果专题 | 水产专题 | 畜牧专题 | 会展专题 | 药材专题 | 茶叶专题 | 农药肥料专题 | 园林花卉专题
电 话:0571-86712573  传 真:0571-86713556  E-mail:service@agronet.com.cn  设计:任我行   策划:任我行   访问数:
中国农业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