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云南东川区旱灾形势严峻 23850亩小春农作物受旱灾
    据了解,2011年,云南东川区六镇(街道)年平均降雨量为560mm,比2010年的年平均705.3mm少;三年连旱已成定局,全区旱灾形势严峻。辖区内7眼龙潭泉枯竭,16座小坝塘干涸,552个小水窖干涸,58口水井出水不足,林地受灾86720亩,全区6万余人饮水困难,2.2002万人、1.0277万头大牲畜因旱靠送水车拉水解决人畜饮水,截止2月9日, 全区小春作物受灾面积达23850亩,成灾15600亩[详情]
云南中东部旱情超过百年一遇 农作物大面积绝收
    进入汛期以来,原本应该雨量丰沛的云南中部及以东部地区降水量却出人意料地偏少,昆明、玉溪、红河、昭通、曲靖、文山等地出现明显的气象干旱。其中,昭通南部、曲靖中部、文山中部、红河中部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局部地区达到特旱。据气象部门预计,云南旱区8月降雨量仍然偏少,旱情还将继续发展加重。持续的夏旱给灾区群众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详情]
云南连续三年干旱 旱情或被利用推高糖价
    据国内媒体报道,自2009年开始,云南遭遇三年连旱,当前云南省旱情进一步发展,已造成云南超过140万人饮水困难。由于云南省是国内第二大食糖产区,旱情可能会引起市场对当地食糖减产的担忧,或被市场利用,短期助推食糖价格出现上涨,但基于本年度白糖供需面整体转松,糖价上行持续性仍有限。[详情]
云南保山市潞江镇的咖啡树受灾在大旱中受灾最为严重
    据本网记者在云南保山市潞江镇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云南保山市潞江镇咖啡树总种植面积大概在95937.46亩左右,受灾36162亩,未受灾59775.46亩。其中在受灾咖啡树中成灾24056亩,绝收12106亩。根据预计云南保山市潞江镇的咖啡树在2012年将减产一半以上。如果旱情持续,这种受灾情况也将进一步加剧。
云南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农业损失已逾22亿元
    记者今天从云南省气象局获悉:目前云南已有112个气象监测站点出现气象干旱,其中重旱60个、特旱9个。
    据介绍,未来7天,云南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晴空少云的天气。由于近期仍无明显降水,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干旱已造成昭通、曲靖、昆明、楚雄等13州市91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242.76万人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造成大春农作物受灾651.08千公顷,成灾376.17千公顷、绝收62.48千公顷;因灾造成全省需救助人口231.38万人;全省直接经济损失23.42亿元,其中农业损失22.19亿元。
    针对持续发展的旱情,17日9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详情]
干旱致云南200余种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
    云南中药材资源丰富,三七、天麻、云木香、当归、冬虫夏草等药材闻名全国。当前,云南正遭遇3年连旱,由于中药材成熟周期较长,连续干旱对中药材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根茎类药材影响最大,中药材产量不断减少。据云南文山一位药材商人介绍,由于严重缺水,三七种植无法育苗、保苗,很多农户只能听天由命,三七产量急剧下滑。[详情]
昆明遇干旱霜冻玫瑰花减产 花价比去年贵一倍
    鲜花价格年年涨,今年特别高。逢节必涨成了鲜花市场“不成文”的惯例,玫瑰花唱主角的情人节自然不例外。市场人士预计,由于鲜花主产地云南遭遇旱情,产量减少等原因,今年玫瑰花批发价格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总而言之,情人节前的“昆明花事”是一桩接一桩,一浪接一浪。 [详情]
众志成城战旱魔 昆明水利工程保春耕
    连续3年的干旱,昆明市去年全年的降雨量仅为590毫米,比干旱的2010年还少了两三成,形势十分严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田欣在相关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狠抓落实,确保抗旱保供水保民生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
    当前,昆明正在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详情]
红河州推广水改旱杂交玉米抗旱灾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对今年严重的旱情,重点推广水改旱杂交玉米丰产样板项目,千方百计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红河州连续3年遭受特大干旱灾害,年初以来,该州降水持续偏少、河道来水和库塘蓄水严重不足,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截至目前,全州蓄水总量仅为36868万立方米,只占计划蓄水量的51.13%。 [详情]
猜想一:水资源分配失衡
    不管是以往的旱灾,还是此次的西南大旱,都有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农业缺水。而此次西南大旱,都到了农民缺水的程度。因为水资源分配的逻辑,就是重城市重工业,轻农业轻农民。
    国内的城市也不是没有过缺水的体验,但是最近十多年来,城市中的缺水,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水源地的严重污染。比如吉林石化的爆炸导致松花江的污染,太湖蓝藻暴发导致的自来水恶臭,内蒙古赤峰市部分区因水井污染引发腹泻导致的缺水。无论何时的大旱,也不曾见过城市有过缺水的体验。
    和城市享受同等待遇的,就是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然而即便是地下已经被抽出了大漏斗的河北地区,也未曾见到炼钢、发电等高耗水企业因缺水受到影响。
    相对而言,农业同样是高耗水的产业,可是就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同样在缺水的河北,农民就不得不种植蓄水量较少但市场价值也较低的作物。甚至于那些居住在水库边的农民,也无法随意使用近在咫尺的水源,因为那属于特供北京的水库,为了保障首都人民可以充分的生产生活外,还要保障人工水景观、洗浴产业、洗车、城市绿化等等诸多需水的地方。
猜想二:农业水利设施不完善
    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调配水资源的能力不足,不仅仅在西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另一方面,西南地区集中了全国75%的水电资源,是新一轮水电开发高峰的黄金地域,目前集中了大量的水电工程。云南尤其典型,是目前水电行业“跑马圈水”的乐园,正在进行着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建设,而这正是水利部主管的。
    在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已经长期成为国内的环保组织和水电开发单位争论的焦点。水电的开发给地方政府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什么呢?
    就在大型水电站顶着国内外的巨大争议如火如荼的加紧建设时,对于农业生产联系更为紧密的小心水库和水塘则完全被忽视。云南省水利厅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小型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比小型水库规模还要小的一些地方水塘,不仅缺乏资金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
    当大旱过去后 ,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到,尽管已经建成的水电站对于缓解大旱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尽管真正需要的是和农业生产相关联的水利设施的维修建设,但是,大型水电站的开发方,会打着环保、促进农业发展、抗旱的名义,来鼓吹新一轮的大型水电开发。
猜想三:大规模种植橡胶和桉树压垮云南生态
    这次云南的大旱,被归结为“百年一遇”的大旱,虽然目前并没有资料显示百年前云南有过如此严重的大旱。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今天的云南,已经完全不是百年前的那个云南了。云南的整个生态环境,已经被完完全全的改变了。
    给云南自然环境带来最大改变的植物中,橡胶、桉树和烟草,三项的可疑度最高。
    橡胶树不产于云南,属于热带雨林植物,国际上一般认为只能在不超过北纬15度内生长,海南岛都不被包括在内。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鼻祖是钱仿周,他在二战期间将橡胶成功引进云南,但是经营惨淡,1953年3月,胶园遭遇火灾,300亩胶林仅存九十一棵。大规模的种植,还是开始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在伟大领袖的一身号令之下,成都、北京、上海、四川、昆明数万名知识青年先后来到西双版纳加到植胶农场的行列中。在云南的大森林里,他们毁林开荒,为了生产重要的战备资源——橡胶。第二轮热潮,是1994年到2007年,生胶收购价疯涨百分之九百。橡胶投资在云南如房市一般狂热,橡胶林这个外来的物种,如燎原之火遍及每一个村庄、每一片山林、每一个角落,版纳只要种得下一棵胶苗的土地就绝不会空置。在刚通车的昆曼公路中国境内两旁,从橡胶树进入眼帘的那一时刻起,就是在告之已经进入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景哈乡与缅甸接壤,从过了澜沧江到国境线一路上,公路两边全是胶林。政府机关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正科、副科,不如橡胶树栽几棵;正处、副处,不如两棵老茶树。”
    大面积种植橡胶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原始植被,热带植物园的专家马友鑫认为:“地理信息系统监测表明,大规模的橡胶种植已经影响了这个地方的气候,10年内平均温度升高了零点四到零点五度。”西双版纳降雨量年均1100多毫米,并不算高,而且分配不均,每到干季几乎滴雨不下。冬天如果没有雾罩着,水份就被太阳蒸发了。到三四五月,土壤里的水被植物耗尽了,阳光直射下水分蒸发很厉害,如果有雾的话,雾可以提供一部分水份给植物。马友鑫说:“温度升高本来就不利于雾的形成,况且胶林本身也不容易形成雾。胶林只有一个物种,还不能种得太密,胶林中的空间使土壤中的水份都跑了。”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桂秀称,如果不顾原有环境条件,在海拔超过1100米的高寒山地种植橡胶,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会造成开垦地土层变薄、变瘦、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山洪爆发等生态破坏。一份公开的气象资料也表明,在景洪、勐海和勐腊几个橡胶主产区,年平均雾日数从上世纪70年代的115天、128天和159天,锐减到2005年的30天、97天和98天。中科院勐仑植物园的一则研究显示,每亩天然林每年可蓄水25立方米,保土4吨,而每亩产前期橡胶林平均每年造成土壤流失1.5吨,开割的橡胶林每年每亩吸取地下水量9.1立方米。对于缺水的云南而言,情何以堪。
观点引用于和讯网:姚遥
·干旱导致云南全省144万人饮水困难
·云南侨乡巍山受干旱侵袭 小春作物大面积受灾
·极旱暂不影响昆明蔬菜供应  咖啡丰收与否待
·抗大旱必须持久战,人有能力改变或减轻旱
·云南大旱,石林4万多人饮水困难
·云南干旱,风吹过田间带起阵阵黄土
·连年干旱,昆明“低碳小管家”呼吁节水
·云南再投5亿抗旱增蓄保供水
·云南楚雄旱情严重
·为保民生用水,昆明限时供水
·气象专家深入旱区调研指导农业生产
·云南部分地区遭遇三年连旱 农民无奈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