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网  |  中国大田网 中国农业网专题首页

  去年棉花价格经历了一轮不寻常的暴涨,令农民种棉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在经历一年的忙碌,今年3月棉价涨至31200元/吨。维持不到一个月,又开始持续跳水降到21000元/吨。棉价大起大落使棉农捉摸不透,从事棉花产业犹如过山车,伴随着忽高忽低的棉价,棉农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未来的种棉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是坚持还是放弃?

     价格遇“寒冬”棉农很受伤

  近日来棉花价格持续走低,不少棉农反映,今年种棉花保本就不错了。棉花价格遭遇“寒冬”,不少棉农欲放弃棉花改种粮食作物...[详细]

棉价过山车 河北棉农收入减四成拔棉种粮
棉花价格跳水无人收购 棉农被迫改种麦
棉花价格半年跌四成 山东棉农每亩利润不足200元
新疆棉价今年有点低
10月份新疆自治区棉花价格情况

09-10年度青黄不接期将延长

  4月以来,由于近期冷空气活动较往年频繁,对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区已播种的棉花苗情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了未播种地区的棉花生产进度滞后1-2周...[详细]

10-11年度定调全球供不应求格局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479.6万吨,较本年度增加239万吨,消费量2592.7万吨,增加69.5万吨,进出口贸易量777.8万吨,增加24万吨...[详细]

出口市场明显复苏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伴随着夏季的来临,纺织品将迎来今年第一个消费旺季。多数纺企订单不断,纱厂形势一片大好,国内纺织品价格一路上行,但是从目前市场的现货供应来看,远远不能满足纺企需求。4月18日,第107届广交会第一期正式闭幕...[详细]

2010:棉价失控上涨三大因素

  一是从客观因素看,短期内供不足需是主要诱因。受持续阴雨气候影响,新棉上市推迟,而且新棉质量相对较差,收购成本高,纺企补库心切,国储棉成为纺企获取补库资源的主要渠道,因此竞价节节攀升。

  二是限风炒作因素。此次储备棉竞价走势不仅影响国内棉花市场,也刺激国际棉价跟风爆涨...[详细]

一朵棉花怎么玩蹦极

  像风一样上下飞舞的棉价风暴,到底给棉花产业链带来了什么呢?记者采访发现,发现棉农尽管受益较大,但各种生产资料价格也水涨船高,轧花厂多数亏损,炒棉花的人8成以上亏损出局,纺织企业也不敢随便接单,观望成了纺织行业最普遍的态度...[详细]

籽棉采拾进入后期 棉花市场阴跌暗降

  用社会热钱炒作助推,使得棉花价格失控。金融危机后,棉价的回复上涨是合理的,但是通过炒作,棉价快速猛涨,最终导致近几个月的持续跳水。

  已经是籽棉采拾后期。从各地情况看,内地籽棉收购价在4.15-4.30元/斤,进入稳定区间。而现货市场,各种轻纺原料价格阴跌暗降,鉴于下游棉纱市场成交缩量明显,棉纺厂在低价位接盘谨慎...[详细]

铁路做好新疆棉花运输、服务民族地区经济

  “朵朵棉花银闪闪,恰似娇娘美服扮。白色经济兴边疆,铁路运输助发展。”这正是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的棉花采摘、运输的景象。远眺,雪山皑皑;近观,棉田锦绣。晴空下,天上的白云和盛开的棉絮交相辉映。云,是大朵的棉;棉,是小块的云...[详细]

棉价下行压力增 收储支撑作用显

  9月中旬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外棉价差快速缩小。截至10月14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101.94美分/磅,环比下跌11.73美分/磅,跌幅10.32%,同比跌幅7.22%;国际棉花指数(M)125.31美分/磅,环比下跌14.02美分/磅,跌幅10.06%,同比跌幅3.35%...[详细]

国内外棉价延续跌势 棉花收储政策效应初显

  临时收储、成本和通胀三要素对新棉价格的走向和走势影响很大。新年度棉花有望大幅增产,且上市时间可能较早,这将对棉价形成一定的抑制。目前,看来棉价仍趋于稳定态势。

  近期,由于原料市场疲态尽显,下游企业下单谨慎,棉纱销售迟缓,资金压力依然困扰纺织企业,只能让利促销以盘活资金,棉纱价格继续小幅下跌;受PTA价格持续下调影响,涤纶短纤价格延续跌势...[详细]

  截止今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96060吨,其中新疆累计成交73160吨,内地累计成交22900吨,除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尚未交储外,其余主产棉区均已陆续开始成交,国家收储对稳定市场心态、规避纺织业风险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皮棉现货提供底部支撑,限制其跌幅与跌速。预计短期国内棉市仍将弱势震荡,需求不振仍是棉市行情死气沉沉的根本原因。

 
饲料兽药专题 | 温室专题 | 大田专题 | 蔬菜专题 | 水果专题 | 水产专题 | 畜牧专题 | 会展专题 | 药材专题 | 茶叶专题 | 农药肥料专题 | 园林花卉专题
电话:0571-86712573    传 真:0571-86713556    E-mail:service@agronet.com.cn
中国农业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