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中国农业网专题首页
    合作社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前景预示着农业的未来,而在管理、营销、品牌决定发展成败的大趋势下,人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第一要素,因此,有效破解合作社后继乏人的困局,吸引大学生去合作社创业,进而把其打造成“新型人才洼地”,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合作社招聘人才却遭大学生冷遇的尴尬,原因是什么呢?怎样在大学生和合作社之间搭建起“鹊桥”,不仅为合作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也为大学生提供“钱途”和“前途”保障呢?
合作社招大学生难
    “合作社种植的都是高效农作物,传统方法在先进品种面前屡屡碰壁。”鄞州绿洲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辉说,他最希望招到园艺专业的大学生来帮合作社解决难题。
    茂名电白县丰泽园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林波近日向记者透露他的烦恼:自从合作社成立两年来,竟然一直招不到合适的高校毕业生。
    2005年,一没名气二没雄厚资金实力的浙江慈溪三北振慈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伟达首次决定引进大学生,费尽周折还是找不到,最后,好不容易通过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招到了一个山西籍的大学生。
    虽然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但是真正笃定投身农业生产的大学生并不多。余杭塘栖枇杷特色园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丁华甫说:“现在的很多毕业生找工作都是应付了事。有的只为混个工作经验,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加缺乏对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认同感。因此,简历收了不少,真正有心的却不多。”
农民合作社招才遭冷遇原因
    专家分析,主观上,大学生怕苦怕没面子,怕没“钱途”、“前途”;客观上,社会缺乏有效的载体,影响了大学生对现代农业及主体的认识和判断。
    “一个大学生跟在农民身边,说起来不好听,”受家长一说,学生娃思想动摇都不来了。
    “一听说一天要在猪圈里呆好几个小时,大学生就面露难色,连多问一句的人都没有,更别说投简历了。”
    “大学生说一个月要3000元,才肯过来!”大学生要的待遇太高了,合作社支付不起。
    “我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好不容易供我读大学,不愿意我再回农村去。”明年就要毕业的叶孙凤家住荆谷,离梅屿蔬菜合作社很近,可投了简历后,她犹豫了。据了解,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者贷款求学的,如果去农村工作,无疑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浙江:经济补助
    2010年11月,浙江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扶持对象为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自愿从事种植养殖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大学生。   
    宁波市鄞州庄园、创宁粮机等5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吸引全日制院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加盟”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高学历新型农民一旦落户鄞州区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根据有关扶持政策,市区两级将予以相应的补助,即市区两级每月共补助1600元,也就是说,受聘的大学生每月可获得不低于1600元的“工资”......[查看详细]

北京:村官与合作社对接
    去年8月,该昌平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大学生“村官”对接农民合作社的新举措。作为首批对接合作社的大学生“村官”之一,屈雪影与村里田园盛业合作社实现了对接,在完成村里本职工作的同时,兼职合作社的技术服务等工作。据当地经管站合作社科科长谭凯介绍,近年来农民合作社不断扩大,目前,全区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20家。   
    然而,合作社普遍存在技术、管理、营销等专业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人才吸引力低、凝聚力薄弱,严重制约着合作社发展,农民增收也得不到保障。该区探索出了大学生“村官”与合作社对接模式......[查看详细]

陕西:大学生助理
    目前陕西省规模以上养殖场已达4000多家,占全省畜禽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突破1万家,养殖场和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陕西团省委、省农业厅决定从今年起,向大型畜禽养殖场和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派一批大学生场长(理事长)助理,力争实现养殖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农业部门工作手段和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共同得到促进的良好局面。
    根据前期摸底调查,全省165个大型养殖场、10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选派助理的申请,经与各涉农院校对接,今年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三下乡"实践活动,向每个大型养殖场选派1-3名大学生担任场长助理......[查看详细]
饲料兽药专题 | 温室专题 | 大田专题 | 蔬菜专题 | 水果专题 | 水产专题 | 畜牧专题 | 会展专题 | 药材专题 | 茶叶专题 | 农药肥料专题  |  园林花卉专题
电话:0571-86712573    传 真:0571- 86713556    E-mail:service@agronet.com.cn
中国农业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