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招大学生难
“合作社种植的都是高效农作物,传统方法在先进品种面前屡屡碰壁。”鄞州绿洲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辉说,他最希望招到园艺专业的大学生来帮合作社解决难题。
茂名电白县丰泽园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林波近日向记者透露他的烦恼:自从合作社成立两年来,竟然一直招不到合适的高校毕业生。 2005年,一没名气二没雄厚资金实力的浙江慈溪三北振慈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伟达首次决定引进大学生,费尽周折还是找不到,最后,好不容易通过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招到了一个山西籍的大学生。 |
 |
虽然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但是真正笃定投身农业生产的大学生并不多。余杭塘栖枇杷特色园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丁华甫说:“现在的很多毕业生找工作都是应付了事。有的只为混个工作经验,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加缺乏对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认同感。因此,简历收了不少,真正有心的却不多。” |
|
农民合作社招才遭冷遇原因
专家分析,主观上,大学生怕苦怕没面子,怕没“钱途”、“前途”;客观上,社会缺乏有效的载体,影响了大学生对现代农业及主体的认识和判断。
“一个大学生跟在农民身边,说起来不好听,”受家长一说,学生娃思想动摇都不来了。
“一听说一天要在猪圈里呆好几个小时,大学生就面露难色,连多问一句的人都没有,更别说投简历了。”
“大学生说一个月要3000元,才肯过来!”大学生要的待遇太高了,合作社支付不起。 |
 |
“我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好不容易供我读大学,不愿意我再回农村去。”明年就要毕业的叶孙凤家住荆谷,离梅屿蔬菜合作社很近,可投了简历后,她犹豫了。据了解,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者贷款求学的,如果去农村工作,无疑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