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专题 | 中国农业网专题首页
  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民是国之根本,而农民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长久以来,三农话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最为关注、关心的事情,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保障,更可以为中国更好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尤以农村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传统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有很多优点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有另一些在当今的社会中却变了质,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陋习。
  “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当前正处于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逐渐成为了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尤其是“空心村”中的农村老人更需要关注和关爱。
  •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二代”、“农三代”放弃了祖祖辈辈的农村生活,走向了大城市,这就使得农村里留下来的大多是孤独的老人,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空心村”的现象。陪伴这些老人的只有孤独和思念,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建设文明乡村必不可少的过程。
  •   说起农民,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确实,农村是缺乏休闲活动场所,特别是老年人活动中心,在年轻人外出务工的期间,建设一些场所供老人活动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以缓解老人的孤独感,也可以让农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物质生活得到了补充还是不够的,他们更缺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尤其缺乏亲情关怀。如果农村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就近工作,这样既能照顾到亲人,还能建设自己的家乡,达到两者兼顾的效果,当然前提是需要政府完善当地的就业制度。
  谈论起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总是少不了说及教育和医疗,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医疗质量一直处于弱势水平,教育资源的匮乏制约着农村的振兴,医疗水平的落后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一个全新面貌的新农村不仅仅需要政府支持,更需要社会力量,返乡创业不但是为农村发展储备人才,更会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
  “三农”问题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 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只有农村文明建设起到了效果,才能驶入乡村振兴的路途上,以全新的农村面貌带领千千万万的农民走向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