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2017年7月专题 | 中国农业网专题首页
  就自然环境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温床,大气的襁褓,矿床的源泉;就人类社会来说,海洋是商贸航运的最佳通道,环境污染的最终净器,资源开发的最大宝库,国家安全的最前阵地。因此,作为雄踞太平洋西岸的泱泱海洋大国,中国人民理应大踏步进军海洋。拥抱海洋世纪,构筑蓝色辉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
问题1
问题2
  从学科分类角度,农学包括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林学类、水产类和草学类等二级学科。在滨海地区发展农业几乎涵盖所有的农学二级学科,但同时又受到海水的剧烈影响。因此,明确提出“海水农业”这一概念,对于完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学科理论设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空间资源利用率,拓展农业发展新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问题3
  随着经济发展,陆地可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尤其是过度开发,造成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环境污染化、海底荒漠化等生态问题。面对当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要求,改善盐碱地、滨海湿地、浅海海底的生态环境,提高“非常规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详细】
问题4
问题5
  海生植物种植指种植对象完全脱离陆地而浸泡在海水之中。中国近海海生植物主要以海带、裙带菜、紫菜、江蓠等海藻种植业为主,年均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随着海藻繁育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海生植物种类近年来日益丰富,麒麟菜、石花菜、高产卡拉胶红藻、马尾藻、鼠尾藻等养殖规模和产能不断扩大,进一步奠定了海生植物种植业在海水农业中的龙头地位。
  是指以沿海盐碱荒地为载体,通过遗传选育技术对种植品种加以改造使之适应海水或地下半咸水灌溉的农业生产活动。由于我国沿海盐碱地资源丰富,盐碱地种植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海水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盐碱地种植品种除碱蓬、大米草、黑枸杞等天生耐盐品种外,在小麦、水稻、茄子、芹菜、青菜、菊芋、油葵等农作物的耐盐选育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
  滨海湿地范围内,最常见的盐沼湿地种植品种有芦苇、碱蓬、大米草和互花米草等。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能够有效净化周围水环境,而且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是指用海水或半咸水进行灌溉的耐盐陆生植物种植业。可种植耐盐陆生植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先天野生耐盐植物中进行品种选育,利用其先天耐盐属性,逐步提高其开发价值,从而达到利用盐碱地和海水资源的目的,如碱蓬、海蓬子种植等;二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转入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农作物中,以变成能够海水灌溉的优良农作物。
  这一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具有很强的海水耐受属性,可以周期性浸泡在海水之中。盐生植物种植主要包括红树林种植业和大米草种植业。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盐生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海上森林”的美誉。红树林以其海岸绿化、防风固堤、净化水体、调节生态等优点构成了现代海水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问题6
  海水农业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分支,作为一个新的涉海技术领域,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越来越展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
  一、全国沿海统筹规划,发展新兴海水农业
  海水农业涉及产业技术领域众多,覆盖陆域、海域面积广阔,需要从国家层面对全国沿海进行统筹安排,统筹天然海底、沿海海域、沿海滩涂、滨海湿地、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衔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制定沿海区域海水农业发展规划,有序、合理推动海水增养殖、海底牧场、海水种植业发展。
  二、依靠海水农业促进资源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发展,陆源污染、过度开发造成的海水污染、灾害病害频发、种质退化严重、野生种质资源稀缺、海洋荒漠化等资源与生态问题愈演愈烈,陆海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海水农业是进行滨海资源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着力开展海洋牧场、海底森林建设。重点开展海洋重要生物资源产卵场与索饵场生态环境修复、培育海洋碳汇养殖业;大力推广人工鱼礁、人工藻场等海洋生态养护技术,通过海底牧场和海底森林建设,推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立足自主创新,实施海水农业苗种工程
  苗种培育始终是制约海水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海水农业苗种决定了海水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力培育海水种植新品种,包括海藻、海草等海生植物新品种,碱蓬、柽柳、菊芋等盐生植物品种,耐盐乃至适盐水稻、小麦等海水灌溉粮食作物新品种。
问题7
  海水灌溉农业解决了沿海滩涂以及海水的农业利用难题,使得耐海水植物作为新型作物培育和开发,打破了传统农业对淡土和淡水植物的依赖,从而使沿海滩涂、海水能够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是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努力创建中国海水灌溉农业用取之不尽的海水灌溉作物是人类一个千秋之梦。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经无数科学家努力,这个美梦有望成真。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有效解决淡水危机、耕地减少及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种崭新的农业模式。海水灌溉农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相关阅读:
  1. 海水农业的奇迹
  2. 青岛:国内第一代海水稻试种成功
  3. 寿光:“喝”海水的有机蔬菜
  4. 让海水稻成为广东湛江农业名片
  5. 袁隆平试种海水稻成功 平均亩产达150公斤以上
  6. 用海水种出来的蔬菜 一个大棚年收入30多万
总结
  奉行“天人合一”的列祖列宗早就明白“靠海吃海”的道理,河姆渡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单柄船桨;双王城水库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古盐业遗址,这说明,“渔盐之利”的海洋文化由来已久。秦汉以降,“舟楫之便”又成为海洋文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过度捕捞造成的渔业资源匮乏,中国人率先尝试人工养殖,并一举成为海水养殖大国。今天,在人增地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发展海水农业,实现“耕海种洋”,不能不说是一种睿智的选择。